2019. 02. 12

第二国歌与启蒙歌(撰文:林冠良)


  节日期间,大家可能在不同的庆典活动或电视节目中听过一首节奏明快热鬧又洋溢欢愉气氛的乐章,歌词充满感激盼望,歌颂人民在经歷苦难后得到解放和祝愿国家繁荣富犟,这就是有第二国歌之称的 《歌唱祖国》。

  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在1950年的国庆节前,作者王莘由北京返回天津途中,看见一队少年吹着小号,打着鼓为迎接国庆节游行而在排练。王莘怦然感动,憧憬处处五星红旗飘扬而谱写出来。歌词「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坚毅不屈的精神。

  《歌唱祖国》一出版就传遍神州大地,现在民众仍然在唱,也是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回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也节录了这歌的首段于开幕式中由小朋友献唱,歌词中「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团结友爱坚犟如钢」描绘中国人的特质,而「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愿望,也感动了几代的民众。

  另一首被视为爱国启蒙歌的是1956年以韩战为背景的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有別于一些气势磅礡、慷慨激昂的「红歌」,《我的祖国》曲调委婉温柔,载着丰富的乡土情怀,歌词中「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展现中国人友善好客但不怕侵略者的民族精神,成为流行的爱国歌的经典。

  这首歌的故事并不停在50年代,2011年美国总统在白宫宴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时,着名钢琴家郎朗演奏了这曲,却触及一些庸人自扰的反华人士痛处,说是讽刺美国在韩战的失败。2016年,台湾作家兼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在香港大学发表题爲「一首歌,一个时代」的演讲,问听众的「启蒙歌曲是甚么?」时,有回答是《我的祖国》,龙应台却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甚有挑机味道,但场上听众一位一位的悠然清唱起来,场面鼓舞,令龙教授显得尴尬。

  故事未完,后来她写了一篇 《大河就是大河》文章解嘲,提到「身为大学副校长的周伟立在一千个师生面前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一首『红歌』,需要勇气。」、「不管在本地政治正确不正确,让我们听听这首歌吧。」等等,但又招来国内学者的批评,这裏不重复他们的笔战,读者有兴趣的话可在网上搜寻。其实在中国地方唱爱国歌为甚么要避讳?在人类自由指数排名第3的香港(美国排第17)唱首爱国歌为甚么要考虑政治正不正确?表达爱国感情不是古今中外的音乐、诗词和艺术和文学的题材吗?

  话虽如此,大家也不需要太严肃的把歌曲作为歷史或国民教育教材来学习或作为艺术作品来研究。兴之所至,随意的哼几句简简单单的抒发一下或者听听当中故事也感益智。毕竟这些花边故事转眼过去,而《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所记载着的民族的记忆、蕴藏着的歷史文化精神,和像诗般的歌词会继续流传后世。